公司新闻

您可以从中了解更多......

一周资讯 | 储能行业热点追踪
2023-11-13

储能大事,一文阅尽

一舟为您精选一周行业热点

 

PART01 最新政策


中央:公布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内蒙古:谋划新型储能发展路径

11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在源、网、荷侧规划布局储能电站,力争“十四五”后三年每年完成新增新型储能并网300万千瓦。构建完整的新型储能产用研建设体系,带动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出台独立共享储能政策,完善独立共享储能运行管理机制,细化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等管理模式。

 

贵州:明确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机制

11月6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贵州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新能源+储能”机制,对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暂按不低于装机容量10%的比例(时长2小时)配置储能电站。新型储能项目以市场化方式为主,优化调度运行。电网侧、电源侧新型储能项目投运后,可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提供租赁服务。

 

江苏:加快培育新型储能产业

11月9日,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新型储能产业。妥推进钠镍/钠硫电池、固液混合/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应用,加快高比能、高安全、长循环新一代储能电池技术研发,持续提升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和智慧可控水平,拓展新型储能商业模式。

 

天津: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11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天津市独立储能市场交易工作方案》。独立储能可分别按照电力用户、发电企业两种市场主体类型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储能交易以年度、月度、月内等交易周期开展,主要采取双边协商、挂牌交易等方式。现阶段独立储能作为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只能签订顶峰合同(即高峰、尖峰合同),高峰、尖峰合同价格不超过本地燃煤基准价上浮20%的1.5、1.8倍。

 

四川: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11月9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单桩功率原则上不小于60千瓦乡村公共充电桩2.2万个以上,其中城乡融合片区不低于1.5万个,农村片区不低于7000个。




PART02 行业动态


中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突破50GWh

根据CNESA Data 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9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5.2GW,同比+50%。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5.3GW/53.4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280%/+267%。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据新华社消息,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中国的全国碳市场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共同组成,其中,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于2021年启动上线交易,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不日将正式启动。

 

前三季度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公布

11月3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2894万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集中式光伏618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6714万千瓦。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2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2.95亿千瓦,分布式光伏2.25亿千瓦。

 

欧盟预计大幅减少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

路透社近日报道称,欧洲国家即将进入第二个缺少俄罗斯天然气的冬季。欧盟委员会10月下旬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欧盟预计,其今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将降至400亿到450亿立方米。2021年,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为1550亿立方米。

 

碳足迹国标发布

11月2日,国家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开始征求意见。本标准采用与生命周期评价(LCA)标准(GB/T 24040 和 GB/T 24044)一致的方式,规定了产品碳足迹(CFP)和部分产品碳足迹(PCFP)量化和报告的原则、要求和指南。仅针对一个单一影响类别,即气候变化,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产生的其他方面环境潜在影响,也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PART03 原材料价格追踪


本周,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均价为160463.8元/吨,较上周下跌5432元/吨,环比下跌3.27%;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15.66万元/吨,较上周下跌0.73万元/吨,环比下跌4.45%;此外,正极材料-储能型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人造石墨、方形磷酸铁锂电芯280Ah环比上周分别下跌3.79%、0.95%、2.08%,其余原材料价格保持平稳。


11.13-1.png




PART04 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外储能市场有所低迷,订单量不足,部分企业近期缺乏新的订单来源,年底前还需清理库存,储能价格也呈现持续下跌的趋势,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上游锂盐企业更多以长单出售为主,挺价心态依旧;下游企业以压缩碳酸锂原料库存的降本增效策略为主,对于散单的采买意愿相对较低,当前供需博弈下现货价格承压下行。新型储能的发展,不能图一时之利,短期有挑战,但长期要有信心。




一舟观点:

本周,在政策方面,中央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为全国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做法;多地方出台新能源与储能政策,引导和规范市场发展。动态方面,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碳足迹国标开始征求意见。市场方面,储能市场整体低迷,价格呈现持续下跌的趋势。

Copyright 2003-2021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ICP备15004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