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大事,一文阅尽
一舟为您精选一周行业热点
PART01 最新政策
中央:就新型储能运行事项征集意见
11月2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告。通知提出,一是加强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积极支持新能源+储能、聚合储能、光储充一体化等模式发展。二是明确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技术要求,确保新型储能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强化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协调保障,丰富新型储能电站的市场化商业模式。
西北:补充储能调峰规则内容
11月21日,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发布《西北区域省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补充修订条款。未执行储能租赁政策的省(区),储能设施调峰的报价区间为0-0.6元/千瓦时。明确用户侧调峰标准,日内市场最高补偿为0.5元/千瓦时。电动汽车类型用户参与日前市场补偿费用按0.4元/千瓦时执行,参与日内市场补偿费用按0.45元/千瓦时执行。
江苏泰安:建设新型多元化储能基地
11月22日,泰安市政府印发《泰安市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提出建设以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泰安锂谷”、“光伏+装备制造基地”为支撑,化学储能、制氢储能等为辅助的新型多元化储能基地,推动新型储能作为独立市场主体进入电力市场体系。到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在建在运装机规模达到280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达到60万千瓦。
河北雄安: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储能等能源项目建设
11月22日,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党政办公室印发《河北雄安新区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区范围内储能投资力度,建设新型储能、新能源及升压站、氢能、地热能开发利用和充电桩等能源类项目。涉及政府配置资源的能源类开发计划,原则上要提前向社会公开。
北京:推动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11月2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关于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规定,解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按不超过攻关投资30%的比例,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资金。对实施效果满足绩效要求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PART02 行业动态
山东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居中国首位
11月16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截至10月底,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8882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43.2%,光伏发电、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国内首个储能电站安全评估完成
近日,由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储能技术研究所完成的《双牌储能电站安全技术专业评估报告》顺利通过评审。储能电站安全评估是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开展的一次创新性探索,该电站的安全评估为国内储能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树立了样板。
全球最大35kV级联型高压液冷储能电站200MW/400MWh首台交付
11月22日,全球最大35KV级联型高压液冷储能电站200MW/400MWh储能系统首台交付。本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为广东省首个开工的大型独立储能电站。该项目主要定位于为广东电网提供调频、调峰辅助服务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对促进当地新能源消纳、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对当地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公布
1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1亿千瓦,同比增长12.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4亿千瓦,同比增长47.0%;风电装机容量约4.0亿千瓦,同比增长15.6%。1-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996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88小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碳排放报告
当地时间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打破纪录——气温创下新高,世界未能到达减排目标》显示,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必须下降28%至42%,才能达到《巴黎协定》中控制全球变暖气温在2到1.5摄氏度的目标。
PART03 原材料价格追踪
本周,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均价为142270.6元/吨,较上周下跌9092.8元/吨,环比下跌6.01%;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14.2万元/吨,较上周下跌0.7万元/吨,环比下跌4.7%;此外,正极材料-储能型磷酸铁锂、磷酸铁锂用电解液、干法基膜环比上周分别下跌2.49%、1.32%、6.34%,其余原材料价格保持平稳。
PART04 市场分析
国内储能市场在年底呈现低迷的态势,锂盐市场维持偏弱运行,上游锂盐企业多数以长单出货为主;下游正极材料企业观望情绪仍浓,采购意愿依然平淡,整体现货市场买卖贸易情况延续平淡状态,并未出现明显放量情况。由于国内近期的储能项目接近完工,需求较为疲软,电池端的价格预计还会继续下降。
一舟观点:
本周,在政策方面,为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作用,中央公开征求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意见;多地方出台政策,大力扶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动态方面,截至10月底,山东省光伏发电、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均居全国首位;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1亿千瓦。市场方面,国内储能市场呈现低迷的态势,电池端的价格预计还会继续下降。